我們日常的活動﹐可分為三種類型﹐那就是從我們身﹑口﹑意所產生的各種活動。在每一種類型的日常活動裏﹐有三種行為
-
善的行為﹑惡的行為﹑和非善非惡
(無記) 的行為。而清淨的活動不僅是善的行為﹐更超越了善的形式。
我們許多的行為是無記的。這些無記的行為不會傷害或利益自己和他人﹐因此它們被歸類為無記的行為。
惡的行為會傷害他人﹐有時也會同時傷害到自己。實際上﹐任何傷害他人的行為﹐最終都會傷害到自己﹐那是世間的真諦
-
彼此相依和共存的因果關係。就像連鎖反應或反射一樣﹐惡的行為所產生的不愉快結果﹐最後會回到做惡者的身上。
任何善的行為﹐都是利益自己和他人的﹐或者說﹐既使有時不利於自己,或甚至犧牲自己的利益,善的行為﹐必定是對他人有幫助的。因為彼此相依和共存的關係﹐善行所產生的快樂結果﹐最終也會回到行善者的身上。
我們的身﹑口﹑意有十種善的行為。而其中有三種善的行為跟我們的身業有關﹕
]
積極的放生和救生而不殺生。
]
熱心的布施和幫助他人而不偷盜。
]
維持正當的關係和互相尊重而不邪淫。
以下四種善的行為跟我們的口業有關﹕
]
以愛語取代惡口。
]
說話平和而不製造爭端。
]
說實話而不說謊。
]
說話恰當而不諂媚。
還有﹐我們的意業可產生三種善的行為﹕
]
常以康慨大方的意念取代貪念。
]
常懷慈悲心而不瞋恚。
]
常懷智慧而不愚痴。
經由行善﹐我們可以相互利益並累積福報﹐那也是遠離惡因惡果和罪惡的方法。但是﹐如果我們執著它的善和福報﹐那麼這個善的行為就不清淨了。如果﹐我們想自己是好人﹐可以用有形或無形的方式﹐來做善事利益他人﹐那麼﹐這個觀念製造了尊卑的等級﹐也製造了隔離與對立。如果我們想﹐自己因為做善事而會有好運或好報﹐那麼﹐萬一我們沒有得到我們所期望的呢﹖對立和期望的副作用﹐使整個善的行為﹐變得非常有限﹐並使它變得不清淨。
然而﹐善行是達到清淨活動和清淨生活的橋樑﹐它是遠離惡因惡果和罪惡的唯一方法﹐那是走向完美人生的第一步。放下對自我和回報的執著﹐並將施者﹑受者和施與物品的觀念轉化以契入空性﹐或當體性空無任何執著,是讓善行成為清淨活動的唯一方式。
但是﹐對一般人來說﹐不執著是很難做到的。我們通常忽略了﹐或無法認知﹐所有事物是無常性空的﹐是彼此相依共存的。我們認為﹐一切事物都是真實存在的﹐這個錯誤的見解﹐是不快樂和痛苦的根源。
大約在二千五百年前﹐覺者釋迦牟尼佛三十五歲時﹐在印度的一棵菩提樹下﹐頓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﹐成就了無上正等正覺。佛陀所見之道﹐很難用語言描述和表達﹐因此﹐佛陀繼續禪定了四十九天。之後﹐佛陀在鹿野苑第一次說法﹐講四聖諦﹐又稱為初轉法輪﹐其內容如下:
一﹑苦的真諦﹐苦諦。
二﹑苦的原因﹐集諦。
三﹑苦是可以熄滅的﹐滅諦。
四﹑滅苦的方法
- 八正道﹐道諦。
八正道可歸納為戒﹑定﹑慧三學﹐是達到自我解脫的正確方法﹐經由戒﹑定﹑慧的修行﹐可以無執著和離苦。大乘佛法進一步將其擴大﹐成為六度萬行的菩薩道﹐不僅止於利己﹐更利益廣大的眾生﹐最後同證菩提﹐圓滿成佛。
放下和轉化﹐或當下無任何執著契入空性,讓一個善的行為超越了世間的限制﹐成為我們生命裡一個清淨的活動﹕
一﹑積極的放生和救生﹐但是﹐心中沒有救助者和被救助者﹐也沒有施救之物。
二﹑熱心的布施和幫助他人﹐卻沒有施者﹑受者和禮物的觀念。
三﹑不邪淫﹐並互相尊重﹐但是﹐沒有自他對立的觀念。
四﹑常說好話﹐但沒有說者﹑聽者和談話內容的觀念。
五﹑說話平和﹐但沒有說者﹑聽者和談話內容的觀念。
六﹑說實話﹐但沒有說者﹑聽者和談話內容的觀念。
七﹑說話恰當﹐但沒有說者﹑聽者和談話內容的觀念。
八﹑要有康慨大方的意念﹐但是﹐沒有自己是康慨大方者的觀念。
九﹑要常懷慈悲心﹐但是﹐沒有自己是慈悲者的觀念。
十﹑要常懷智慧﹐卻沒有自己是智者的觀念。
總而言之﹐先以善行來遠離罪惡﹐再以不執著來超越世間的善業。這不僅是自我解脫之道﹐也是圓成菩薩道的主要方法﹐利益所有的眾生﹐轉穢土成淨土﹐皆共成佛道。
生活是由一系列的活動所組成。而清淨的生活是由一系列清淨的活動所組成﹐那就是無上完美的人生。
|